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行业新闻
“新基建” 电网企业大有可为
来源:   作者:   点击数:   日期:2020-05-20 15:19

        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,也是“十三五”规划的收官之年。然而,2020年我国经济工作面临着内部增长下行压力大、外部经贸摩擦风险依然存在的双重压力。在这一背景下,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又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一定冲击。伴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,国际国内金融和经济风险都在进一步加大。3月18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,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,提出要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,积极有序推进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。
电力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,关系国家能源安全。电网企业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基础性保障功能,是维护社会稳定的“压舱石”。面对疫情带来的挑战,迎接“新基建”浪潮下的机遇,电网企业应通过管制类业务和市场化业务双轮驱动,夺取疫情防控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“双胜利”,走出特色发展之路。
      “新基建”提出的政策背景
        2020年是我国完成各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关键之年。要实现比2010年经济翻番的目标,2020 就需保持 5.5%~6%的 GDP 增速。而2019年4个季度,我国GDP增长率依次为6.4%、6.2%、6%、6%,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。而疫情的发生无疑造成了我国经济尤其是第三产业在短期内休克,并且影响还在进一步持续。由此可见,多重压力给我国宏观经济带来了巨大挑战。
然而,当下的困难无法动摇我国“稳增长”的决心。2月23日,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,强调今年的各项宏观目标没有改变,并提出要“变压力为动力、善于化危为机”。为了有效应对本次疫情产生的重大影响,实现经济增长目标,新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正紧锣密鼓出台。
       在历次经济宏观调控计划中,大规模的基建投资都为拉动经济发展、托底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。但相较于以前,我国已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,传统的基建投资对当下经济发展的拉动效果有限。而且,再采取粗放式的基建投资不仅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不符,还有可能带来更多“负效应”。随着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发展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,与其进行大规模的传统基础设施建设,不如开展高质量的基建。
       随着“第四次工业革命”到来,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席卷全球,重塑了各行各业的业务模式、竞争态势和发展趋势。数字经济成为打开未来发展之门的钥匙。此次战“疫”,更加彰显出数字经济对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性。5G、人工智能、工业互联网、物联网等领域的发展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。加大这些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,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进一步转型,实现高质量发展。正因如此,“新基建”应运而生。
      实际上,“新型基础设施建设”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2018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。随后,“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”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。今年3月4日,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再次强调加快5G网络、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。“新基建”按下“快进键”。
    “新基建”的内涵与意义
       不同于粗放式的传统基建投资,“新基建”指的是立足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,包括5G基站建设、特高压、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、新能源汽车充电桩、大数据中心、人工智能、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,在交通、金融、能源等多个行业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。其同时具有“基建”和“新”两重特性,既能够实现基建投资带来的短期逆周期调节作用,又涉及数字经济的支柱领域,符合我国经济中长期高质量发展要求,将为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。
       具体项目方面,“新基建”项目可以根据其科技附加值程度被划分为两大类。第一类为高科技、高附加值、围绕数字经济技术6大支柱的基础设施建设,包括5G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云计算、物联网、区块链的基础设施建设。第二类是由电子化、智能化、补短板改造带来的配套设施建设,包括智慧城市、智慧交通、能源行业配套设施建设等等。具体项目之间存在较大分化。
     根据24个省(区、市)公布的未来重点项目投资规划,我国目前对于“新基建”的计划投资规模已经达到48.6万亿元,考虑未公布区域的数据,我国“新基建”未来投资总额极有可能超过50万亿元。首先,“新基建”作为传统基础设施投资的延伸,将会拉动相关领域上下游、软硬件的需求,短期内有效激发经济活力,带来经济增长。其次,致力于数字化智能化前沿领域的“新基建”,将有进一步推动我国新兴领域产业发展,促进技术进步及产业升级,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经济高质量发展。新型基础设施还将为今后更多的产业和应用提供基础环境与条件,从而衍生出新的业务、新的业态,充分发挥经济乘数效应,为我国在数据经济的国际战场中抢占优势地位。
       电网企业具备经济社会保障功能
       一直以来,电力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,具备基本的社会经济保障功能。尤其在这次疫情中,电网企业在维系民生、防疫抗疫、复工复产等方面均体现出至关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。
       电网企业是服务民生的排头兵,在服务经济发展的同时,具有重要的民生保障功能。这不仅体现在对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用电的安全、稳定和充分供应中,更体现在特殊时期解决民生困难和问题的及时决策与果敢行动中。例如,这次疫情发生后,国家电网公司第一时间出台疫情防控期间居民用电欠费不停电措施,体现了央企的责任与担当。
       电网企业在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应对中发挥基础保障作用。就本次疫情而言,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代表的电力企业全力保障支持疫情防控工作,实现3天送电雷神山医院、5天送电火神山医院,高效完成防疫配套电力设施建设,稳定保障重点医院以及口罩、试剂盒、医疗设备等企业的电力供应,为抗疫防疫工作提供了坚强后盾。
      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,电网企业将在复工复产工作中发挥重要保障作用。国家电网公司围绕全力恢复建设、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工作,率先出台了12项举措,包括为复工企业简化办电流程,开放线上办电,加速复工复产;为延迟开工企业办理用电延期,降低企业成本等。同时,还充分利用企业用电数据,首创企业复工电力指数,可视化各地复工复产情况,为地方政府有序组织企业复工提供数据支撑。
       电网企业具备引领经济复苏功能
       电网企业具备公用事业和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双重属性。面对疫情,除了全力保障社会生产生活、维持经济正常运行外,电网企业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,就是通过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和加大电网投资建设,助推经济社会高效生产与发展。
        为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,电网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降低企业用能成本,制定差异化的企业电费减免政策,优化供电和用电方式。国家电网公司出台了降低用电成本8项举措,减免电费约489亿元,帮助缓解企业经营压力,助力企业复工复产。大范围降低电价,除了直接惠及用电客户,还会在二次传递上降低企业成本,从而产生乘数效应,为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注入活力。
       电力行业具有辐射范围广、产业链长、体量大等优势。其生产、投资、改革、升级与合作等各项工作都会对各行各业产生广泛影响,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助推作用。特别是电网企业率先恢复建设在建项目,将有效激活上下游产业链上的众多企业加速恢复生产,修复自身“造血”功能。同时,通过加大投资力度,加速上马后续新项目,还将为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不断“输血”,进而辐射各行各业、各个领域,带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。
“新基建”带来新的发展机遇
        本次“新基建”所关注的七大领域建设都离不开电网企业的支持与配套,也会对电力消费产生一定刺激作用。其中,与电网企业直接相关的就是特高压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领域。
 

版权所有:河南省电工行业协会    地址: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莲花街352号联东U谷2号楼4楼    邮编:450000    网址:www.hndgxh.com

电话:0371-66202511    手机:13598827068    邮箱:hndgxh@163.com

技术支持:耕宇科技  方圆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品牌部   豫ICP备2023028837号-1